最近周潤發與周迅拍了一部 "孔子-決戰春秋"讓我很感興趣,
應該會去看!
以下是幽蘭操歌詞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採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
以下是唐朝韓愈的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解釋 轉載於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010704501
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
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
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
一個君子不被人知,這對他又有什麼不好呢?
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嚴寒時,
薺麥卻正開始茂盛地生長,
一派生機盎然,既然薺麥能無畏寒冬,
那麼不利的環境對我又有什麼影響呢?
一個君子是能處於不利的環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賞析
《幽蘭操》又名《猗蘭操》,最早相傳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訴似泣,如怨如憤,把孔子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抒發得淋漓盡致,在蘭的身上寄托了自已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優美的蘭詩,也是一首幽怨悱惻的抒情曲,曆史上和者甚多。
深谷幽蘭,清芳自足,甘於淡漠,正是象征著一個人不管是做學問還是要成就事業,都要能夠承受寂寞和忍受別人的不理解,用達觀、平和的心境去面對風雨人生。然而,這並不只是某種孤芳自賞的清高,而是因為學習君子之道的過程本身就是快樂和充實的
韓愈亦仿而作之,其《猗蘭操》序雲:“孔子傷不逢時作。”
詩同情孔子生不逢時,寄情蘭芳,卻又比孔子豁達曠逸:“不採而佩,於蘭何傷?”這就顯得堅強剛毅。緊接著聯系自已行走四方,積時累年,卻事不遇知,行不得安情況,在這“雪霜貿貿”之中,但見薺麥正萌發始生,一派生機。薺與麥都是秋冬生長,至夏結實。這種上結陰而返,由陽而長的精神給了韓愈以極大鼓舞,他要像幽蘭一樣,不以無人而不芳;也要如薺麥一樣,迎貿貿雪霜而萌發。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現君子高尚操守的時候和地方。
-------------------------------------------------------------------------------------------------
試聽後感覺......
不是很喜歡,其實...我覺得孔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我希望他的曲風可以在更古典一點!
就是單純的用國樂來伴奏就可以了...
簡單...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或許是我喜歡平淡一點的感覺吧~
很簡單很樸實的音樂才能更顯的幽蘭操裡蘭花的那種幽幽清香的感覺。
接下來是有人評論說改編的幽蘭操很功利,
因為我還沒有解析完畢~所以沒辦法評論!!
下次吧~